-不做艺术家,只愿为你的梦装饰出最舒适的家。佛系持续接单中。

第三课-如何塑造形象鲜明的角色(上)

大家好呀,这是按部就班的第三课了~

这一次的干货还蛮多的,毕竟不管理念如何,人物总会是小说中的一个大块。

考虑到大家阅读时舒适感的问题,想要姑且将这一课分为两个部分来讲一下。


·角色支撑情节

很多我看过的写作辅导书都会不留余力地讨论这个问题——情节重要还是人物重要?

按照我的观点来看,这个是不分家的。

姑且说一下我的理念——人物+渴望+冲突=故事

也就是说人物的想要造就了他的行为,在行动过程中又会遇到一个阻碍,接着是更大的阻碍,克服这些阻碍的过程就是情节。

关于这个问题,大泽在昌先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差不多的,以下是书中的原文:


有趣的小说,是角色和情节有机结合的作品。

支撑情节的是角色。

想要撑起开阔的故事,角色必须充实丰满才行。



虽然说比起这个示意图,我还是更认可《21天搞定电影剧本》这本书里面的说法:


人物和情节,不应该是分隔开的。

这姑且是我的观点。

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角色必须丰满到能够承载情节的内容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


·要善于传达氛围,不要依赖数字和固有名词


绝对不要写“大泽在昌,五十五岁,上班族”,这样会导致角色过于生硬,不够丰满,而且读者也搞不清楚这个角色是重要人物还是跑龙套的。


描写人物必须做到的一点,就是寻找能使该人物的形象变得鲜明而立体的文字。


但要注意,不要使用现实中的人名。像“类似松岛菜菜子”,“很像织田裕二”这样写,也许能方便读者想象出具体的形象,形象越是有名,角色就越容易变成附庸。

最后只有作者落得轻松罢了,作家可不能偷懒放松。

此外,就算没有明确写出现实中的人名,但如果轻易暴露,让读者觉得“这个角色怎么看都是织田裕二啊”,那就跟写出名字没什么区别了。


最后一点,我觉得是写同人,也想写原创的作者们需要注意的一点,觉得在LOFTER上这样的作者应该不少,我自己也属于这种类型的,因此特别摘录出这一段,分享给大家。

如果是写同人的作者想要转型(挑战)原创,那么就需要格外注意了。


·角色登场要有理由

这一点大概就是少就是多的意思吧,切勿为了拼凑字数东拉西扯,如果角色没用就不要出现这点有些太常识了。

就像是讽刺大师契科夫在谈论戏剧创作时提出的——“故事中只要提到了枪,就一定有人死”。

我认为可以拓展一下——有几个过于相似的人物的话,也许可以考虑合并成为一个角色。又或者有必要出现设定重复的人物,那么就请尽情写吧😘😘

就像是这个小标题说的,只要你知道人物出现的理由即可。


·在细节上精雕细琢

这里大泽在昌先生提到了“斯坦尼拉夫斯基表演体系”,又称“方法派表演”。

讲的是针对自己的角色,演员应该更具体,更真实地对剧本上没有细写的地方精雕细琢。

各种关于角色的问题会被导演一一问起,必须做到对答如流才行。

比如喜欢喝茶还是咖啡,在回答了咖啡之后还要想到更进一步的细节,比如放不放牛奶或糖。

总之就是要对角色不断进行深挖,当然,也许小说里完全不会写到你想到的80%的内容,但是作为作者,你必须对自己的角色一清二楚才可以。

只有角色首先在作者的头脑里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,描写的时候才能够更容易地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该角色的生动鲜活。


·一成不变的主人公无法打动人心


小说必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,让角色发生变化。没有哪篇小说是主人公从头到尾毫无变化的。


这一点其实也是基本中的基本,就是“人物弧光”的概念。

——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,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,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。


·一切从观察开始

这一点讲的是平日里就养成观察别人的习惯,有助于作者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。

请尽可能地坚持观察,想象。


其中大泽在昌先生提到了三点小技巧:

1.深夜十一点多的电车里,劳累了一天的人会变得没有防备,这时就能窥见人的本质。

2.对细节,诸如鞋、手表、领带等物件多做观察。

3.看看对方的视线尽头,通过观察视线,能够了解对方的兴趣所在。


·现实与真实的区别

没必要描写现实。

小说不需要现实,但需要真实。

在某种程度上不虚假,同时兼顾吸引力。


若完完全全按照现实来写,并不能吸引人,但描写也不能都像是漫画一样夸张华丽。

最后再说一点非常重要的事情来作为今天的结尾吧~


·写推理小说需具备常识(多读书,大量积累)


就算为自己辩解“我又没读过,不能算剽窃”,也是行不通的。光是“没读过”这一点,就说明你已经失败了。


这句话真的给了我很深的震撼感啊。

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推理小说,想要写好任何小说都需要积累大量的阅读才行。大家一起加油鸭~

各位晚安💖

评论
热度(9)
©Giya | Powered by LOFTER
返回顶部